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

苏东国家曾强迫大批女运动员怀孕作为“类兴奋剂”

苏东国家曾强迫大批女运动员怀孕作为“类兴奋剂”

@史墨尘 1996年,德国体操冠军奥尔加·卡拉索娃当众揭开自己的伤疤:“我不得不怀孕,教练说这样可以提高成绩,如果我拒绝,我将失去参加奥运会的资格。”然而,比赛回国的奥尔加·卡拉索娃,又被教练要求流产,对她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双重伤害,用生命换来的荣誉怎么能称得上胜利呢?在80年代的奥运会上,很多国家为了取得傲人的成绩,逼迫女运动员怀孕流产,为奥运会带来了一股不正之风。对于兴奋剂的使用,在运动场上是不被允许的,历届奥运会对违禁药品的使用都十分严格。科技改变生活,但也损害了一些人的利益。苏联科学家发现一个完美替代兴奋剂的方法,那就是让女运动员怀孕。这个发现也是非常意外,当时美苏两国处在冷战阶段,两个国家明争暗斗,谁也不愿矮谁一头。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中,两位美国女运动员取得惊人的成绩,短跑运动员爱莎福德获得了100米金牌,反观她之前的成绩,相差甚远。另一边短跑选手霍克斯更是连取三枚金牌,这让苏方非常疑惑,这样的超常发挥只有一个原因能够解释:服用兴奋剂。但检查结果让苏方大失所望,她们没有服用任何兴奋剂,经过调查,苏联的科学家找到了二人的共同点,那就是赛前这两名运动员都怀过孕。霍克斯刚生完孩子三个月,爱莎福德也是如此,这让苏联找到了代替兴奋剂的方法,打开了体育界的暗黑大门。根据科学表明,女性在怀孕的前三个月,肌肉运氧能力会得到提升,体内溶血量会增加一半以上。在怀孕期间女生将没有生理期,为参加运动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苏联抓住实验的机会,在下届的汉城奥运会中,苏联国家队派出了26名女性运动员参加此次奥运会,其中有10位运动员是怀孕的。在这次奥运会中,她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,但是回国之后没有人愿意生下孩子,她们只能选择流产。苏联利用孕妇夺得冠军的消息传到了其他国家那里,整个欧洲国家纷纷效仿。直到1996年,奥尔加·卡拉索娃揭开了自己的伤疤,才让世人得知体育界的黑暗。比怀孕更可怕的是“流产兴奋剂”,美国一心想要赶超苏联,他们疯狂寻找比怀孕更有效的办法,经过多次试验,他们发现流产后的女性在赛场上发挥更加出色。这一方法一经问世,奥运界开始新一轮风向——流产。这完全违背了举办奥运会的初衷,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,更可耻的是利用女性的子宫获得胜利和荣誉。这一荒谬的做法,终于让奥委会看清了事情的严重性,国际奥委会发文明令禁止此类事件发生,把奥运赛事拉回正轨。如今的奥运会逐渐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,我国也主办过两次奥运会了,凭借着自己的实力,让世界看到了东方巨龙的觉醒。谨记奥运宗旨,创造和平共处的奥运环境,之后的奥运会也会越来越好!

时间:

18:19:00

通过电子邮件发送BlogThis!分享到 X共享给 Facebook分享到Pinterest

标签:

politics,

SciTech,

sport

Copyright © 2088 乒乓球世界杯女单|世界杯央视|i-v8摄影世界杯影像记录站|i-v8sheyi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